【反智.我們可能都是別人的扯線公仔!?】

user

「不要只因為它和我們的感情有共嗚,或是他激起了我們的義憤,就無條件接受了。因為事實上我們遠比自己可能意識到的,更容易被報道所影響。」

「甚麼是真相? 我們一直知道的世界就是事實的全部嗎?」,我們身處在科技快速進步的年代,大部分人吸取世界各地的資訊途徑都是來自網絡。而我們所知道的資訊正像是維基百科一樣,我們可以編寫內容,但同樣地別人也可以修改你的內容,讓你看到別人想你看到的東西,即使是新聞媒體發佈的也一樣。

當然,有時候事實放在眼前,我們也不一定會願意接受。反而面對有情緒、有情感的故事更容易接近或觸碰我們內心,自以為這就是一切的「真相」。正如文章一開始的那段話,是我在這本書中最深刻,也有特別記錄下來的句字。這世界充斥了很多沒有經審核或求證的資訊,甚至連我們上網搜索所謂的資料,也有可能是有心人的佈局。

這本書舉例了很多案例,有不少我是有感到驚訝的。即便是權威人士的說話,有時也不一定是真實的,畢竟世事沒有絕對。更何況網絡上還充斥了這麼多各花各門的訊息,人一旦對不實的訊息走心,精彩的陰謀論就要開始了。舉個書中的例子,一個清白的少年因為一個所謂分析科學、具有世界權威的「毛髮顯微鏡分析」而被冤枉入獄,隨著科學的進步,有了DNA檢測才得以反案,但被證無罪出獄時已經50歲了,足足30年的青春…同時也重審了當時因「毛髮顯微鏡分析」而被直接定案的案件,結果發現了有30多宗都是錯判,而當中有9人已含冤遭受死刑處理。

有些資訊可能是無傷大雅,但有些資訊可能會涉及到我們的性命或健康。除了以上的例子,書中有多次提及到醫療,疫苗、保健品等等,好多的所謂醫學資訊都可能是商家做出來的一些手段。面對資訊繁多紛亂的時代,我們的確需要有判斷能力。說實話,我覺得這本書正在諷刺我的愚昧,因為我本人是一個照單全收的人,例如我閱讀一本書,我會很投入,甚至很少會去反駁內容。除非與我的一些信念或價值觀產生了很大的衝突,我可能就會反抗,甚至選擇不接受。

但這情況不常見,因為每一刻的我都在改變,重點是我從小就受不同的人影響,要一下子把自己看作有主見的人,有點難度…而且所謂有主見又怎麼證明自己不是受他人影響下而產生出來的「主見」呢? 好像說遠了,所以我個人才會特別喜歡哲學書,藉由不同刁鑽的提問,我可以培養一下腦袋去思考不同角度。畢竟資訊從來不會問你的意見,它的存在有可能只為洗腦,讓你感到莫名的恐懼或興奮,從而達到某種目標。

「不要讓自己受人愚弄。」,這是作者在書的最後強調的一點,也同時分享了以下六點的分析性思考的提問清單,好讓我們有方向去考量事情的真偽。

  • 推理: 前提是否合理?過程有沒有被遭到扭曲? 如果前提不合理,那就不用再討論下去了 ;
  • 修辭:權威不能代替證據,我們需要考慮確實的證據 ;
  • 人性因素:當中有沒有因不同價值觀而產生的偏見呢? 同時要考慮我們的記憶是不完美,不能完全當作決定因素 ;
  • 來源:信息來源是否可靠呢? 是公平,還是只反映我們想聽的呢? ;
  • 量化:統計數據是很重要,但要小心可能被人利用和操縱 ;
  • 科學 : 是否可以經實驗去驗證? 當中有沒有偽造的可能性呢?

以上這六點,大家也可以作個參考,或者嘗試運用一下。整體來說,這本書挺有啟發的,而且我喜歡作者採用了近期的一些案例,在我理解的時候也相對有共鳴,容易投入和理解書的內容。最後的最後,感謝你閱讀我的文章,希望我的文章能為你帶來價值。如果你有其他的觀點和想法,歡迎電郵與我交流!感謝你!


*我看的版本是【反智:不願說理的人是偏執,不會說理的人是愚蠢,不敢說理的人是奴隸.古倫姆斯著.楊玉齡譯】

*購自博客 : 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64920?sloc=main

1 留言給我們吧!

櫻桃熊 2021-06-24 - 08:49

你好,我搜尋反社會人格找到這裡。我和你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呢,我也是一直反思,想更認識自己。
我想推薦你一些書呢:“ 童年情感忽視” (有兩本,入門和實操篇”,還有可以找找關於 創傷知情,依附關係。
我最近覺得,對這些有了概念,我們是能夠有個更穩定的內在系統,像反智這本書說的,我們很會理解,為什麼我們會那麼“盲目相信”, 而且從這裡面成長也更輕鬆。辛苦了,加油

回覆

歡迎分享你的想法,期待你留言與我們交流喔!

你可能對這些文章也感興趣: